close

一、定義:在個體生理、心理連續性與擴展性改變的歷程。(生長:只有生理)

二、發展的實證變化

()大小:越長越大

()比例:頭與身體比例

()舊特徵消失(反射消失、乳牙掉落)、新特徵取得(恆齒長出、精細動作)

三、發展原則 

()是連續變化的過程 1. 幼兒期與青春期是加速期 2. 斯開蒙(Scammon)生理發展四個系統 (1)神經型:神經、脊隨、腦部-嬰幼兒時急速發展,6 90% (2)淋巴型:免疫系統,身體健康-生後急速發展,12 歲高峰 (3)一般型:一般器官、骨骼、肌肉-1-2 歲急速發展 (4)生殖型:青春期才開始迅速發展

()有連續性(樹苗到大樹)與階段性(毛毛蟲到蝴蝶),呈現階段發展重心:

1. 嬰兒期:身體的控制

2. 幼兒期:自身對環境的控制

3. 兒童期:智力、人格與社會行為

4. 青春期:調整與社會關係,適應成人世界

★主張階段論的學者:

1. Freud:心理分析論-人格五階段

2. 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論-人格八階段

3. Piaget:認知發展論-認知發展四階段

4. Bruner:表徵系統論-認知發展三階段

5. Kohlberg:道德發展論-三期六段

★主張連續論的學者:行為學派

()有固定模式進行

1. 首尾律:先頭、再軀幹、後四肢

2. 中心律:由身體中心到末梢

3. 整體到特殊:粗動作到精細動作

4. 具體到抽象:先認知具體實物再抽象思考  

()固定模式下個別差異:因遺傳、環境、成熟、學習不同而有差異

()發展之間相關聯:是整體同步進行的

()晚期發展以早期發展為基礎

★重視早期發展的學者

1. Freud6 歲前是人格發展關鍵

2. Bloom0-4 歲經驗對智力發展具關鍵影響,8 歲前智力已完成 80%

3. 行為學派:關鍵期強調經驗的重要

()發展具有關鍵期:某時期最適合發展某件事 Lorenz 銘印現象 ★關鍵期特徵:對某事物表現出濃厚、持久的興趣(蒙特梭利)

四、幼兒發展的特質、需求與任務

()基本特質

1. 連續性、累積性:每個階段變化都對下階段產生影響

2. 整體性:全人發展觀,重視身、心、靈發展

3. 可塑性:對生活經驗的適應

4. 具文化差異:因生長之文化歷史不同,社會發展程度亦不同

()幼兒心理發展特徵

1. 情緒性:受外界事物影響

2. 未分化性:幼兒期為未分化至分化的關鍵期

3. 自我中心:缺乏同理心,無法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4. 模仿及可塑性:因為分化與性格未定型,容易被外界影響

5. 好奇心與探索性:發展人我分際,開始關心外界事物

6. 依賴性:需成人協助

()發展需求與任務

1. 普靈格 Pringle 需求論:需求的滿足是發展的動力,有四大基本需求: (1)愛與安全 (2)求知與經驗 (3)讚許與認可 (4)任務與責任

2. 海威赫斯特 Havighurst 發展任務論:將人的一生分六階段,前二階段 任務為: (1)嬰幼兒期-走路、用餐、說話、上廁所、性別與禮節、生理機能穩 定、對社會與身體簡單概念、自己與他人的情緒關係、 發展是非對錯觀 (2)童年期-精細動作技能、同儕互動、性別角色扮演、基礎讀寫算、 建立自我價值觀、學習獨立、發展民主的社會態度

五、發展的教育原則與運用 ()兒童發展的教育原則 1. 教育要配合兒童發展,也要重視心理需求 2. 學習應在預備狀態下進行,預備狀態=身心發展適合某事物學習

()兒童發展的教育應用

1. 適性發展教學(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DAP (1)來歷:美國幼兒教育協會(NAEYC (2)定義:幼教是生理、智能、情緒、社會的全人教育;教學安排應配 合幼兒發展需求與興趣,並顧及個別差異;重視過程非結果, 並建立家庭與學校良好互動。 (3)對象:0-8 歲幼兒 (4)要素 a. 年齡適當性:依照各年齡幼兒發展,提供合適教學 b. 個體適當性:依照個體差異,提供個別性教學 c. 文化適當性:尊重文化特色,提供適合各文化幼兒的教學 2. 全人教育:人本為基礎,強調獨特性與因材施教,追求完整與和諧

 

六、影響發展的因素 ()遺傳與環境 1. 遺傳:父母特徵傳給後代→高爾頓(Galton)遺傳決定論(優生學) 2. 環境:生長過程中,外在對個體產生的影響→華生(Waston)環境決定論 3. 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

 

()成熟與學習

1. 成熟:遺傳天賦的顯露,如智力、動作、語言等發展。代表:葛賽爾

2. 學習:藉由經驗或練習,使行為產生持久的改變。如:關鍵期、情緒、道 德、人格發展等

3. 成熟與學習交互作用:代表為 Piaget,主張環境與兒童行為相互影響,兒 童因成熟而參與社會、獲取經驗(成熟先於學習)

★葛賽爾(Gesell)成熟論:以同卵雙胞胎(AB)為實驗,以非參與式觀 察,看動作發展。對 A 提早訓練,對 B 則無,研究結果為「無表現差異」。 遂提出「影響發展之主要因素為成熟」,反對過早訓練,訓練之前必須以 成熟為基礎。  

()發展學流派整理 流派 主張 代表學者 觀點 先天 vs. 後天 先天論 發展是基因決定 盧梭 人性本善,天性自遺傳 後天論 發展是環境決定 洛克 白板說

成熟 vs. 學習

成熟論 發展是成熟而發生 葛賽爾

幼兒像植物,依基因安 排便能盛開

學習論 發展是學習而發生 華生 幼兒受環境塑造

主動 vs. 被動

主動論 兒童主動內化 認知學派

幼兒能主動經驗社會以 建構知識

被動論 兒童被動影響 行為學派 幼兒被動接受環境塑造

連續 vs. 階段

連續論 發展是逐漸累積 行為學派 發展需累積先前經驗

階段論

發展是巨大改變,將人推往高層次

佛洛伊德 性心理發展階段 艾瑞克森 心理社會發展階段 皮亞傑 認知發展階段

arrow
arrow

    黑熊&橘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